|
青團,又叫艾團,是將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,再包裹豆沙或蓮蓉等餡料制成的,吃起來不甜不膩,帶有清淡悠香的青草味。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曾留下這樣的詩句:“寒食青團店,春低楊柳枝。酒香留客在,鶯語和人詩!笨梢娖錃v史之悠久。 長期以來,青團主要作為江南一帶清明節(jié)與寒食節(jié)的特色小吃,時令性與區(qū)域性非常明顯。不過近幾年,隨著設備的改進以及電商渠道的興起發(fā)展,這一傳統(tǒng)美食煥發(fā)出新活力。 特別是今年,肯德基、喜茶、盒馬等各大餐飲企業(yè)都在售賣青團,稻香村甚至在清明節(jié)賣出100萬個。 肯德基、喜茶加入團戰(zhàn) 網紅青團到底有多火? 青團,本是江浙滬一帶清明節(jié)與寒食節(jié)的特色小吃,主要有豆沙餡、蓮蓉餡、芝麻餡等。 2016年清明節(jié)前夕,一款蛋黃肉松餡的青團意外走紅,迅速成為眾多網友追捧的“網紅”。 而近幾年,青團市場有比較大的爆發(fā)。 去年清明節(jié),不少消費者為了一飽口福,不惜在上海杏花樓總店排隊6個小時購買。 而今年,肯德基、喜茶、盒馬鮮生等企業(yè)紛紛加入“團戰(zhàn)”。 肯德基青團售價28元/4個,咸蛋黃肉松口味。 而喜茶同樣推出了咸蛋黃肉松口味——只不過是以冰淇淋的形式,撒上肉松,在全國范圍內限時銷售兩天(4.4~4.5),而一甜一咸兩種口味的青團包,則會在清明后,成為東南地區(qū)的常駐。 無獨有偶,4月1日,盒馬也開始售賣青團,并且北京的門店創(chuàng)造了一天賣1萬只青團的記錄。 再看消費者這邊,上海人民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大排隊,而黃牛也迎來了工作量的飽和——據悉,杏花樓蛋黃肉松每盒售價仍保持50塊/盒不變,排隊高峰隊伍長度超過50米,10點半開始售賣,早上5、6點便有人去排隊,如果從黃牛手上購買,則需要為每一盒加價10~50塊不等。 同樣是網紅單品 青團為何能持續(xù)火爆? 餐飲行業(yè)網紅單品層出不窮,但大多單品都是一時爆紅,之后迅速香消玉殞。比如:2018年網紅單品代表舒芙蕾、臟臟包、臟臟茶,壽命最長也不過幾個月。 青團為何能夠保持熱度,持續(xù)火爆? 1、傳統(tǒng)文化加持 O2O提倡一個觀點:二流的企業(yè)賣產品,一流的企業(yè)賣文化。 清明吃青團的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,經多年流傳,變成了清明時令最常見的點心食品,并逐步向大眾點心過渡。 好吃有顏值的產品也許能風靡一時,但有文化的產品才能一直被市場所記住。并且傳承下來的習俗沉淀了品類受眾。 2、口味眾多,具有普適性 青團由皮和餡兒組成,和月餅一樣,根據內部餡兒的不同可以組成多鐘口味,因此適用面極廣,不同餐飲企業(yè)可根據企業(yè)制作不同味道的青團。 如,盒馬鮮生就自營了包括流心爆漿藍莓、酸菜魚、腌篤鮮、雞絲培根、乳酸菌等8種口味的青團。 而且,越是怪異的口味越容易引發(fā)爆點,小龍蝦、抹茶牛奶、龍井茶、巧克力、榴蓮、芒果等奇葩餡料都可以在青團中找到 因此,青團對于餐飲企業(yè)是具有極強的普適性的,并且制作相對簡單,形式更加豐富。 3、抖音、KOL等社交媒體宣傳 青團本身具有成為網紅的特質——擁有鮮亮的外衣,“內容”神秘而價格親民,且食用時間多在清明節(jié)前后,還有“吃一口春天”的說法,這在踏青掃墓、郊游休閑的消費者來說尤為應景。 一旦具有網紅特質,排隊的年輕人就很容易通過抖音、微博、朋友圈等社交工具,把這些之前沒吃過的新口味傳達出去。 社交媒體的傳播讓年輕人對買青團等季節(jié)性產品樂此不疲。 有朋友告訴我,公司的小伙伴最近都在樂此不疲得嘗試各種新口味的青團,播到自己得抖音、微博上,也會去點評簽到打卡。同時也會不忘贈送給家里長輩。 未來 青團的市場空間巨大? 除了“江浙滬”這一帶,其他地區(qū)銷量相對較小。但清明吃青團這一習俗使得青團的市場極具潛力。 隨著青團市場體量的迅速擴大,一些外地廠家也開始涉足這一產品。 “我們目前合作的客戶,除了江南一帶,還有東北、北京、河南、河北、湖北、安徽等地的,目前量還比較小!睂O先生認為,這個市場肯定會越來越大,值得企業(yè)下功夫去做。 “產品規(guī)格和餡料方面還可以做許多創(chuàng)新,比如為各地消費者開發(fā)不同餡料或口味的產品;針對不同的消費場景,在吃法和規(guī)格上做文章。”一位青團廠家負責人表示,這個產品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間。 青團與速凍食品的匹配度很不錯!翱梢愿賰霭拥仍绮皖惍a品搭檔,進入早餐工程門店。 除了傳統(tǒng)門店和電商平臺,餐飲連鎖店和休閑零食連鎖店也是很不錯的通路。“青團可以做早餐,也能當午餐或晚餐的點心,甚至單獨做零食。很多餐飲連鎖店或零食鋪子的規(guī)模都不小,一天下來銷量驚人,而且根本不用考慮時令消費的問題! |
|
原標題:肯德基、喜茶加入團戰(zhàn) 網紅青團到底有多火? / 編輯:柳梅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