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
享
務
|
男性能被“種草”嗎? 由于電商市場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,在現(xiàn)有的電商用戶群體中創(chuàng)造需求,正變得愈發(fā)重要。 截至2019年1月,以女性為主要用戶的種草社區(qū)小紅書,總用戶數(shù)已超過2億,估值則超過30億美元。很多人將小紅書的崛起歸因為女性對于種草的熱愛。 那么,男性領域是否也能醞釀出一個千億級別的新市場? 答案是肯定的。無論是百度貼吧、虎撲,還是各大攝影論壇、耳機器材論壇,都能看到男性們互相種草、拔草的身影。 男性天生篤信專業(yè)度和性價比,且大部分時候有明確的購買指向性。這也就決定著,能否種草男性的關鍵,不在于圖是否好看,而是在于垂直細分領域的專業(yè)度。 這時候,擺在所有意圖攻占男性種草市場APP面前的問題是:誰能在男性關注的眾多細分垂直領域同時做到專業(yè)? 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相比美圖驅動的女性種草市場,以專業(yè)度驅動的男性種草市場,充滿著極為高度的碎片化。而在各個垂直細分領域,大多已有較為專業(yè)的社區(qū)型產品卡位。 這時候,任何一款定位為男性群體種草的APP,都極有可能面臨定位不清的窘境。 毒APP崛起:僅僅是球鞋 最先在男性種草市場發(fā)力的可能是被戲稱為“直男社區(qū)”的虎撲。 早在2014年,希望將社區(qū)流量變現(xiàn)的虎撲就上線了導購網(wǎng)站“識貨網(wǎng)”。類似“淘寶客”,識貨的模式很簡單,就是將虎撲用戶直接導流到淘寶商城購買商品,虎撲從中抽取傭金,平均返點比例6%-8%之間。 這也確實是一門好生意。截至2017年12月31日,識貨共完成商品交易總量20億元,2017年營收額在1.2-1.6億元之間。在虎撲的總收入中,這部分營業(yè)收入占比超過三分之一。 但這時候的識貨,似乎與如今人們眼中的“種草”存在很大的不同:其明確的工具屬性,并未產生“種”這一行為。直到“毒APP”的出現(xiàn)。 與虎撲自營的識貨不同,毒APP只是虎撲的一個投資項目。公開資料顯示,毒APP的主體公司為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后者第一大股東為楊冰,持股55%,虎撲則持股15%,為第三大股東。 毒APP一開始的目標十分明確,就是以“球鞋鑒定”為核心服務,打造球鞋社區(qū)及售賣平臺。這款2016年就已經上線的APP,得益于長期在球鞋這一垂直細分的耕耘及鑒鞋這一工具型產品,在2018年迎來了飛速發(fā)展。 根據(jù)七麥數(shù)據(jù),2018年的iOS應用免費榜上,毒APP從年初的600-800位左右,躍居到年末的前50,穩(wěn)居體育應用的第一位。 大量球鞋愛好者的聚集,最終促成了平臺交流氛圍的養(yǎng)成。曬物、引發(fā)其他用戶跟進甚至購買,毒APP平臺上的種草、拔草已經十分常見。 但這似乎也僅限于球鞋、以及與球鞋相關的部分運動類產品。騰訊《潛望》發(fā)現(xiàn),在毒APP中的“人氣”一欄,絕大部分單品仍然是球鞋,其交易量達到10萬以上級別的屢見不鮮,除球鞋之外的眾多其他運動裝備,上萬交易量已屬不易,量級上明顯低了很多。 進一步翻看“數(shù)碼”“潮玩”等標簽,絕大部分產品甚至只有個位數(shù)或者十位數(shù)交易量。 這距離毒APP目前將自己定位的“潮流單品交易平臺”仍有很大一段距離:其影響力依舊僅限于球鞋領域,希望從球鞋領域切入到更廣泛的男性潮流單品領域的舉措,如今來看,效果并不顯著。 而在球鞋這一小眾領域,經歷一輪高速發(fā)展的毒APP也已經迎來了瓶頸。根據(jù)易觀千帆數(shù)據(jù),從2018年12月開始,其指標已經沒有發(fā)生太大的改變。這在七麥數(shù)據(jù)中同樣獲得了印證:相對于2018年的飛速發(fā)展,2019年的毒APP顯然失去了躥升的驅動力。 男性綜合種草平臺:可能永遠不會存在 但幾乎在毒APP放緩腳步同時,其存在卻引起了市場的注意。 知乎旗下的CHAO便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產物。這款今年2月上線內測的應用,與虎撲的邏輯類似,都是希望將男性為主導的社區(qū)屬性轉化為離錢更近的帶貨社區(qū)。 打開CHAO,其首屏也毫不隱晦自己的定位-----“潮流男生種草社區(qū)”。但在內容上,相比球鞋主導的毒APP,CHAO卻顯得極為雜亂:你既可能在首頁看到咖啡機,也可能看到口琴,還有酒、畫、手機、相機、冰激凌...... 可以說,這幾乎就是一個男版的小紅書,希望依靠精致的圖片吸引男性用戶,只是內容要少得多。 但很顯然,這與崇尚理性、篤信專業(yè)度和性價比的男性群體購物邏輯出現(xiàn)了明顯的相悖。 一位試用了CHAO的用戶告訴騰訊《潛望》,即便是在CHAO上看到一款顏值不錯的相機,其第一反應也是去搜索參數(shù),然后打開貼吧或者攝影論壇尋找評價,并與人討論機器的優(yōu)劣。 而這時候,已經與CHAO沒有太大關聯(lián)了。 CHAO無法做到應用內部從社區(qū)流量直接向商品的轉化。男性的決策,很難像女性一樣,由一張圖直接鏈接到購買環(huán)節(jié)。 這一方面來自于外觀層面為男性帶來的觸動顯著低于女性;另一方面,購物決策中,男性更加希望一切在自己把控中,更長的決策鏈條,使得流量轉化的成功率大為降低。 這從七麥數(shù)據(jù)iOS排行榜就可見一斑,上線3個月,CHAO大多置身應用總榜的千名之外,且沒有明顯的上升趨勢。不僅如此,作者使用其APP兩個月以來,首頁推薦的單條內容點贊數(shù),甚至很少能超過10。 一位電商從業(yè)人士告訴騰訊《潛望》,比起毒APP穩(wěn)固的球鞋社區(qū)基礎,CHAO憑空創(chuàng)造的種草需求,幾乎是一個偽命題;在男性種草市場中,距離交易場景越近、能提供的參考價值越大,越有可能為男性創(chuàng)造需求,如果忽略了前置的交易場景,直接切入種草環(huán)節(jié),便是一個空中樓閣、無法落地。 這也就意味著,小紅書這樣以圖片為驅動的綜合種草平臺,在男性市場極有可能不會存在。 切入男性市場的正確姿勢 但男性市場并非毫無機會。 小紅書合伙人曾秀蓮告訴騰訊《一線》,僅2018年一年,小紅書平臺的男性用戶占比從10%就急劇增加至接近20%。但有趣的是,平臺此前并未特意針對男性用戶進行優(yōu)化。 在曾秀蓮看來,男性的需求包括做飯、菜譜、健身、運動、球鞋、時尚等等,而且男性護膚也越來越多,至少在小紅書平臺上,“我覺得男人的需求其實跟女人沒有什么太大不一樣,還有蠻多中性的需求”。 這一現(xiàn)象的背后,可能是因為國內男性群體中出現(xiàn)中性需求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多。 以此前被認為只是女性專屬的美妝行業(yè)為例,根據(jù)艾瑞咨詢發(fā)布的《2018年種草一代·95后時尚消費報告》,男性對美妝的需求正逐年上升,2017年95后男性美妝銷售規(guī)模相比2015年增長了66.7%。 對于這部分人群,其決策模式可能與女性較為接近,內容更多、也更為專業(yè)的小紅書依舊是首選。除非能再造一個小紅書,否則,希望以小紅書的模式搶奪這部分用戶并不明智。 而在中性需求之外,男性種草市場仍然極為傳統(tǒng):各種垂直細分網(wǎng)站各自卡位,各自吸引其面向的男性受眾。 這也解釋了為何毒APP能獲得部分男性的青睞,卻又無法迎來更廣的受眾。對于大部分男性,想影響其最終決策,專業(yè)性顯得極為重要:這些比起圖片、更相信自己看法的用戶,只有用專業(yè)性將其說服、攻破其心理防線,才能讓他真正做出購買的決策。 而要求一個網(wǎng)站同時做到在眾多垂直領域做到專精,便極為困難。這是男性綜合種草平臺難以發(fā)展起來的命門。 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不想直接影響男性決策、淡化“種”的過程,甘愿做一款工具,也有可能獲得男性的青睞。 在接觸的多名男性用戶中,“什么值得買”意外成為一個常被提及的應用。相對于依靠圖片文字等內容創(chuàng)造需求的傳統(tǒng)“種草”流程,主要提供低價信息的“什么值得買”更像是一個工具型產品,其社區(qū)內的文字,也更接近于一些低價、熱門產品的評測。 在這樣一個種草流程中,全程不存在挑戰(zhàn)男性購物邏輯的痕跡。 幫助男性更好的以他們自己意愿購物,似乎才是男性綜合種草平臺演化的最優(yōu)解。只是在商業(yè)價值上,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。 |
|
原標題:男性領域是否也能醞釀一個千億級別的新市場? / 編輯:柳梅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