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金融危機后奢侈品在日本的銷售額大幅下降,高端品牌銷售商的憂慮正在逐步上升。曾在日本銀座相伴而立的國際奢侈品牌,如今卻在各自尋覓后路,去年以來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甚至開始撤離日本。
風云突變
日本曾是奢侈品商的天堂,因為這里一直是全球奢侈品的重要市場。人口不到1.3億,奢侈品消費卻在金融危機爆發(fā)前的2006年一度占到全球的47%。
然而金融危機的到來,讓這些奢侈品牌商,不得不考慮國際戰(zhàn)略布局的調(diào)整。意大利著名服裝奢侈品牌范思哲(Versace)的發(fā)言人在去年10月宣布,關閉在日本僅有的三家門店。
銷售額的不斷下降,是范思哲不得不厄然斷腕的主要原因。根據(jù)市場研究機構(gòu)Teikoku Data Bank的數(shù)據(jù),2008年范思哲在日本的銷售額只有16億日元,這個數(shù)額只是2007年的一半,而2004年這個數(shù)字還是41億日元。
范思哲不是唯一在日本遭遇銷售“滑鐵盧”的奢侈品牌,2009年的金融危機也重挫了香奈兒、路易威登等奢侈品牌在日本的銷售收入。法國奢侈品集團 LVMH去年上半年在日本銷售下降了20%,不得不取消了在東京開設新旗艦店的計劃。
而就在范思哲宣布退出日本市場的第二天,著名時裝店French Connection也宣布將在9個月內(nèi)關閉其在日本的全部21家門店。
“東京正在失去他高貴的影響力。”東京瑞穗證券公司的高級經(jīng)濟研究員飯冢直樹(Naoki Iizuka)表示。他認為:“隨著新加坡、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進一步上升,奢侈品商家意識到他們在東京的銷售量會大幅降低!
市場拐點
事實上,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,在2007年末就出現(xiàn) “拐點”的日本經(jīng)濟,到2008年下半年蕭條之勢更趨惡化,這讓日本人對奢侈品的需求出現(xiàn)顯著下降。
矢野經(jīng)濟研究所近期所做的調(diào)查表明,日本奢侈品牌服裝、皮包等進口商品市場2007年至2008年縮水10%,銷售額為1.06萬億日元(約合119億美元),而1996年銷售額最高紀錄為1.9萬億日元(213億美元)。研究所預計今年銷售額降低至9927億日元(111億美元)。
《紐約時報》還發(fā)現(xiàn),這次金融危機導致了日本的消費模式出現(xiàn)重大轉(zhuǎn)變。從上世紀70至80年代,甚至到了“失落的十年”的90年代,縱使日本經(jīng)濟陷入呆滯,日本人就算要放棄放假、旅行或飲食和租屋,也要購買諸如 LV 手袋或Hermes 絲巾等名牌奢侈品。但隨著這次全球經(jīng)濟陷入衰退,原本規(guī)模達150億至200億美元的日本奢侈品市場遭受沖擊。
與此相對應的是,日本消費者對特賣場與廉價品牌的興趣在逐漸增強。研究機構(gòu)帝國征信(Teikoku Databank)分析師Minoru Nakano表示,日本消費者越來越精明,在特賣場以6至7折的價格購入奢侈品已成為非常普遍的現(xiàn)象。而僅是范思哲同類產(chǎn)品售價十分之一左右的日本本土品牌優(yōu)衣庫人氣火爆,過去一年優(yōu)衣庫現(xiàn)有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1.3%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