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
享
務(wù)
|
2020年不一樣的春節(jié),迎來了大批宅家研究烹飪的“新廚”,美食家莊臣說,會煮飯的都已進(jìn)入廚房煮東西了,平時不會煮飯的人,也默默進(jìn)廚房開始研究烹飪 ,例如最近在搜索熱點上最熱門的“電飯鍋蛋糕”、“自制涼皮”等等。 烹煮可否減壓?莊臣表示,“確實因人而異,有些朋友始終對食提不起興趣,但有些朋友煮速食面都會產(chǎn)生快感。有次香港藝人梁漢文來到我的明星飯?zhí)米骺,梁漢文教過了我一招,就是怎樣做速食面,說到眉飛色舞!老實說,我煮速食是最薄弱的! 這段時間,大家都在家里“坐月”,好在有微信抖音快手消閑,以前不看電視也把老電視打開了。冰箱的整理比任何一個時候都積極,酒柜茶葉保健品也清理不少。家里的廚房成為熱愛烹食的朋友的戰(zhàn)場,在這戰(zhàn)場消磨了不少光陰。雖然烹食是百家口味,每人有各自的喜好,這里從《莊臣食單》的四千篇文章里精選給大家參考,更多菜式百度搜索《莊臣食單》即可美味同享。 喼汁雞中翅 喼汁具有甜酸和微辣的風(fēng)味,在烹煮雞翅時與其他佐料結(jié)合后產(chǎn)生獨特的復(fù)合味,誘人味蕾。 材料:雞翅500克,老抽小許,喼汁、鹽、米酒、黑胡椒碎、豉油、白糖、花生油各適量。 做法:雞翅洗凈以小許鹽調(diào)味備用;燒熱平底鍋,下油和糖小心炒至淡咖啡色,下雞翅和豉油快速翻炒后加入所有材料和小許水,收汁至雞翅熟透即成。 泰椒腐乳蒸雞 辣椒是由南美洲傳入中國的辛香料,它雖然被稱為辣味的主要來源,但實際上只是給口腔帶來了燒灼感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吃辣,實際上是喜歡這種味覺上的刺激。今日推薦的食單在傳統(tǒng)菜式腐乳蒸雞的基礎(chǔ)上,加入泰椒這種辣味,味道上更有層次感。 材料: 光雞半只(約重300克),腐乳一塊,泰椒2只,米酒少許,蒜頭15克,鹽、花生油各適量。 做法: 泰椒洗凈切碎,蒜頭去衣剁碎備用;光雞處理好后斬件,加入鹽、花生油、泰椒碎、蒜頭碎拌勻腌制10分鐘備用;腐乳加入少許米酒拌勻備用。雞塊加入米酒調(diào)味的腐乳拌勻上碟,水開后隔水大火蒸15分鐘即成。 淡菜冬菇燜雞 廣東人吃雞的要求非常高,除了講究雞的產(chǎn)地和日子外,宰雞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。尤其是內(nèi)臟的處理,雞宰殺完要馬上把內(nèi)臟取出,否則會產(chǎn)生怪味。尤其在炎熱的夏季,經(jīng)常會出現(xiàn)這些問題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雞氣味”。而煮冬菇燜雞這道菜當(dāng)然要提及一下冬菇,現(xiàn)在很多冬菇都缺乏所謂的“冬菇味”,用野生冬菇也不切實際,所以挑選足夠香氣的冬菇也是這道菜的關(guān)鍵。 材料: 雞半只,冬菇150克(水發(fā)后),淡菜50克(水發(fā)后),姜30克,鹽、糖、米酒、胡椒粉、生抽、花生油、清水各適量,蠔油少許。 做法: 1. 雞洗凈瀝干水分?jǐn)丶,以鹽、糖、生抽、米酒、胡椒粉調(diào)味備用。 2. 姜去皮拍碎,用10克花生油爆香,加少許糖,下冬菇爆炒至上色,取出備用。 3. 開鍋下油爆香姜,加雞件炒至雞的脂肪溢出,加淡菜炒香后,攢少許米酒,加適量水,放入爆香的冬菇,以少許蠔油和鹽、糖、胡椒粉調(diào)味,慢火燜至雞熟透,收汁便可。 番茄煮排骨 在飲食習(xí)慣方面,夏天可以多吃番茄䃼充維生素,番茄對于促進(jìn)腸胃蠕動,減少便秘也有積極的作用。這種物美價廉的大眾食材,在很多菜式里都起到提鮮的效果,特別與肉類搭配的時候。 材料: 排骨350克、番茄250克、番茄醬30毫升、姜片15克、蒜頭(去衣拍碎)15克,蔥段15克、雞蛋2只,鹽、糖、米酒、花生油各適量。 做法: 排骨斬段后以清水沖洗片刻后瀝干水分備用,番茄洗凈,切件備用,雞蛋打散后煎香至剛熟備用。開鍋下油,爆香拍蒜和姜片,下排骨大火翻炒片刻,濺少許米酒,加入適量水和生抽,初步調(diào)味后以中火煮15分鐘,然后加番茄、番茄醬煮三分鐘,加入煎好的雞蛋和蔥段,最后調(diào)味收汁即可。 鮮椒麻油蒸黃花魚 黃花魚肉質(zhì)嫩滑,一般以香煎或清蒸為主,只有高手才能以其切球狀炒制,辣椒和麻油的配搭均可適用清蒸和小炒。 材料:黃花魚一條,米椒粒20克或適量,蔥白和芫茜碎各15克,鹽、蒸魚豉油、花生油和麻油各適量。 做法:黃花魚處理好后洗凈,以鹽腌制15分鐘后,吸干魚身上的水分,上碟,放入蒸爐蒸至熟透后取出,倒走多余的水份,撒辣椒和蔥白,澆熟油,下適量麻油和蒸魚豉油,最后下芫茜即成。 木耳炒滑蛋 炒滑蛋講究火候的恰到好處,它的香味源自于雞蛋和花生油,其技巧之一是在打蛋時加入少許花生油。材料:雞蛋4只,木耳(水發(fā)后)100克,辣椒碎少許,鹽、花生油各適量。做法:木耳焯水后切1厘米絲狀,下花生油炒木耳后放入雞蛋和辣椒碎,以鹽調(diào)味,將雞蛋炒剛熟即成。
|
|
原標(biāo)題: / 編輯: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