奢侈品大佬們的線上化探索,愈演愈烈了。
這不,剛剛過去的圣誕節(jié),在微信聯合12大品牌的“圣誕營銷”活動中,就有Fendi的“出鏡”。
介紹玩法,在微信搜一搜中搜索品牌名稱,即可向品牌方許愿抽獎,有機會獲得品牌方送出的圣誕禮物。另外,點擊進入Fendi小程序后,用戶可直接下單購買Fendi商品。

無獨有偶,兩月內,還有兩大奢侈品品牌牽手騰訊:
今年11月,Burberry攜手騰訊,欲在中國發(fā)展社交零售,并將打造首個奢侈品智慧零售門店,計劃于明年三月落戶深圳;
12月初,Gucci宣布與騰訊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,兩者將制定數字戰(zhàn)略框架,共同引領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數據科學、智能零售、內容生成與數字思維等領域的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
越來越多的信號表明,注重線下體驗和儀式感的奢侈品,數字化之路已經正式起航,而騰訊則成為不少奢侈品大佬的首選合作伙伴。
但正是由于奢侈品對儀式感的重視,其數字化仍以門店為中心。麥肯錫的一項調查顯示,對于奢侈品買家來說,線下商店體驗仍是最常被提及的。
事實上,自去年騰訊布局產業(yè)互聯網以來,作為“排頭兵”的騰訊智慧零售便提供了一整套解決方案幫助傳統(tǒng)門店數字化,即“七大工具箱”——微信公眾號平臺、微信支付、小程序、騰訊社交廣告、騰訊云、企業(yè)微信和泛娛樂IP。并且,其在步步高、海瀾之家、萬達商業(yè)、永輝等企業(yè)身上都有了成功實踐。
不過,奢侈品和互聯網似乎有著天生的“鴻溝”,“七大工具箱”適合奢侈品品牌嗎?與騰訊聯手后,奢侈品又會怎么玩?已成為業(yè)界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。
01.奢侈品數字化工具有哪些?
奢侈品品牌數字化之路剛剛起航,Burberry與騰訊合作的智慧門店也要明年才能落地。
具體會是怎樣的形態(tài)?目前尚未可知。但是,騰訊此前已經和不少時尚行業(yè)內的品牌有過合作,所以,不妨以過去的這些合作作為藍本,來猜測一下。
去年4月,微信支付、騰訊優(yōu)圖、天天p圖就與美妝品牌悅詩風吟打造了第一家美妝業(yè)的智慧門店,該店與其他門店的最大差別,就在于它擁有一面“魔鏡”,且有三個強大的能力:

AR虛擬試色。在門店中,通過騰訊優(yōu)圖和天天p圖共同打造的一面“魔鏡”,用戶只需要拍照虛擬試色,無需將很多顏色的口紅試在嘴唇上,還可以生成照片,私聊或發(fā)群讓朋友幫忙參謀;
人臉識別檢測用戶膚質。如果用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膚質適合什么樣的顏色,可以在魔鏡前測試膚質,系統(tǒng)會根據用戶現階段的膚質,針對性的推薦護膚品和彩妝,并進行“周邊推薦”,比如用戶點選了一款唇膏,魔鏡就會顯示相關“卸妝油、唇線筆”等產品;
上傳自拍照綁定人臉支付。悅詩風吟智慧門店采用掃描小程序二維碼,請用戶上傳自拍照,直接生成、綁定會員信息,最后實現人臉支付。
整個過程中,“魔鏡”將原本至少十幾分鐘的試妝流程,壓縮到5分鐘內,而這種新鮮的購物體驗也更大程度的刺激了消費者嘗試及購買。
除了與化妝品品牌的合作,騰訊還和服裝領域的海瀾之家進行智慧零售項目落地。
針對于服裝行業(yè)的特點,騰訊重點使出AR技能,比如在識別用戶身體后,就可以實現AR換裝等場景。
顯然,騰訊起到了一個“工具”性的作用,品牌通過騰訊提供的小程序、微信支付、大數據等工具,實現線下門店服務的數字化,減低成本、提升效率。
事實上,騰訊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中的“七大工具箱”,包括微信公眾號平臺、微信支付、小程序、騰訊社交廣告、騰訊云、企業(yè)微信和泛娛樂IP等七項內容,都可以幫助門店實現數字化。
僅以企業(yè)微信來舉例。企業(yè)微信與微信實現互通后,導購便可通過企業(yè)微信與消費者的微信直接聯系,讓每個消費者真的感受到獨一無二的會員服務。
在女裝市場“征戰(zhàn)”多年的影兒時尚集團,便是基于企業(yè)微信,打破了時間與距離的束縛,建立了一套以導購為中心的人對人的服務,導購可通過企業(yè)微信與顧客添加好友,提供一對一VIP專屬服務;此外,還可以給顧客微信發(fā)送圖文、小程序、H5、卡券等,實現多維度多形式的營銷。
由此可以看出,在騰訊智慧零售的助力下,無論是美妝品牌的悅詩風吟,還是服裝品牌海瀾之家與影兒時尚,數字化正在改變時尚行業(yè)的營銷方式、服務效率,以及用戶體驗,從而刺激用戶轉化與復購。
目前來看,這種探索已經形成了“屢戰(zhàn)屢勝”的態(tài)勢。那么,已經具備經驗和成績的騰訊智慧零售,在奢侈品領域會延續(xù)過去的“戰(zhàn)績”嗎?
02.AR試色、換裝不是奢侈品的“菜”
這就需要從奢侈品銷售的特點說起。
奢侈品的購買過程往往伴隨著一項服務,而奢侈品消費者注重的,正是到店后的服務體驗。他們享受服務人員對自己的熟悉感,記得自己的喜好,以及用人性化與定制化的方式服務自己。
也就是說,有了服務人員的加持,奢侈品交易才能成為一種完整的、全面的體驗。

一家奢侈品門店店長告訴曉程序觀察(yinghoo-tech),“對于奢侈品而言,顧客來店里的目的就是享受服務,感受皮革在手中的質感、專業(yè)搭配師量身搭配的服飾等,效率從來都不在考慮范圍內。”
所以,過去騰訊使用過的能力和玩法,似乎并不那么適合奢侈品,比如,
AR虛擬試色。雖然Armani推出了線上試色小程序,但這僅限于線上場景,用戶到線下,就是想體驗口紅實物在自己嘴唇上的感覺;
AR換裝試衣。上萬的襯衫、西裝,不穿上身試一試,僅憑虛擬試衣就決定下單,似乎過于草率;
人臉識別檢測用戶膚質。眼下,家用版類似儀器已經開始興起,去店里的價值就是儀器+專業(yè)人士指導。
既然這些玩法和能力不適合,那么奢侈品會想要什么呢?自然是騰訊“七大工具箱”。比如,小程序。
在奢侈品消費者群體中,線上研究、線下購買的仍占大多數。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和騰訊的一項聯合研究,54%的發(fā)現接觸點發(fā)生在網上:要么通過社交媒體、其他數字渠道,要么通過網絡口碑。
也就是說,數字營銷對于品牌尋找新增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而能夠擔當重任的則非微信小程序莫屬。
相比入駐天貓或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,輕便的小程序可以讓奢侈品品牌更靈活地進行數字化創(chuàng)意營銷,比如,小程序可以讓“高高在上”的奢侈品牌以快閃店的形式發(fā)售新品。
事實上,我們可以看到,奢侈品大佬們過去最愛的玩法正是朋友圈廣告+小程序快閃店,通過朋友圈廣告鎖定精準人群,小程序快閃店快速轉化。這不只是在騰訊生態(tài)內發(fā)生的奢侈品動向,事實上,奢侈品們在抖音等諸多超級App里都開始了類似的玩法,如Dior,Louis Vuitton和Chanel等奢侈品品牌早就布局抖音、開通了官方賬號。
不僅如此,微信小程序作為打通品牌線上線下業(yè)務的重要橋梁,還可以與微信生態(tài)內多種場景結合,如公眾號、搜索、LBS、卡包、企業(yè)微信、以及社交廣告等等,成為奢侈品品牌實現數字化的關鍵手段。
另外也可以看出,微信小程序特點以及功能,也成為奢侈品牌們在線上收割粉絲的重要新突破口,這也就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開通了自己的小程序。

對于奢侈品品牌而言,騰訊的意義和價值在于,利用自身的技術與社交優(yōu)勢,建立更加高效的線上線下聯動方式,為用戶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。雖然有適合,也有不適合的,但未來可期,拭目以待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