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如家虧損了,經濟型連鎖酒店要不行了,但事實上,在對如家虧損的報表進行簡單的解讀后,我們可以發(fā)現經濟酒店并沒有什么下滑的趨勢。與悲觀者的判斷恰恰相反的是,如家虧損的背后孕育著經濟型酒店前所未有的整合浪潮。而有消息稱,為了迎接這次整合浪潮的洗禮,大摩決定收購莫泰連鎖酒店的全部股份……
正當市場因如家快捷連鎖酒店(下稱“如家”,Nasdaq:HMIN)虧損的第4季度報表而對經濟型酒店行業(yè)質疑時,《財經時報》記者獨家獲悉,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(Morgan Stanley,下稱“大摩”)將斥資過億美元繼續(xù)購入經濟型連鎖酒店上海莫泰連鎖旅店有限公司(motel,下稱“莫泰”)80%股份。
2005年12月,大摩曾以2000萬美元購入莫泰約20%的股份。若此次收購得以完成,大摩將全資擁有莫泰。
在目前經濟型連鎖酒店開始頻遭質疑之際,大摩的“逆勢而為”無異于給整個經濟型連鎖酒店打了一針強心劑。
但與此同時,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大摩此舉也暗示著“擁擠的”經濟型連鎖酒店業(yè)的整合矛頭。
全資收購
近日,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,已持有莫泰20%股權的大摩將在近期斥資過億美元繼續(xù)買入莫泰的股份,額度極有可能是剩余全部80%,以達到全資持有莫泰的目的。
得到上述消息后,記者在第一時間聯系大摩高層人士。大摩亞洲新聞發(fā)言人張寶玲并沒有否認此事,只是表示不方便對此事發(fā)表任何評論。
隨后記者致電莫泰的股東之一——上海美林閣控股有限公司,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以“這件事情暫時不方便透露”為由回避了記者的問題。
早在2005年12月,在經過普華永道對莫泰的專業(yè)審計調研后,大摩曾首次斥資2000萬美元購入了莫泰約20%的股份。這也是大摩首次涉及經濟型連鎖酒店行業(yè)。
據莫泰內部人士透露,在大摩進入莫泰之前,包括高盛、華平、DBS等諸多機構相繼看中莫泰,也有過不同程度的接觸。而在獲得大摩資金的支持后,莫泰以每年新開店約30家的速度擴張,迅速占領市場,并與如家、錦江之星形成“三足鼎立”局面。
莫泰猜想
上市是經濟型連鎖酒店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。在這一點上,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頭牌如家便是個不錯的榜樣。2006年,大受投資者追捧的如家成功登陸納斯達克,并最終融資過億美元。
而自2002年成立以來,莫泰已經發(fā)展到全國逾百家門店。2005年大摩買下莫泰20%股份后也曾拋出了上市計劃:公司將在兩年內通過公開招股的方式融資約1億美元。但2006年如家先行上市似乎打亂了莫泰的部署。
現在,隨著大摩再次買入莫泰80%股份消息的出現,關于莫泰動向的猜想也隨之出現。
國泰君安分析師陳錫偉表示,大摩選擇增持莫泰的全部股份很可能暗示了莫泰上市的節(jié)奏將有所加快。
但是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,經濟型連鎖酒店最佳的上市時機已被如家搶占,現在的莫泰跟如家相比沒有什么太多的優(yōu)勢可言。
“但對于大摩來說,莫泰有很大的戰(zhàn)略投資價值,大摩要全資持有莫泰股份,很可能是已經給莫泰找好了下家!
事實上,作為國際頂尖的投資銀行,大摩在中國上市企業(yè)大宗股票業(yè)務的承攬上一直獨占鰲頭。除此之外,大摩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中國的房地產市場,從“錦麟天地雅苑”到“復地雅園”再到“上海金地”、“富力城雙子座”,無不留下了大摩的足跡。
但隨著宏觀調控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影響的加大,對大摩自己來說,選擇一個新的投資方向似乎顯得更為明智。全資持有莫泰或許就是諸多投資方向中的一個。
備戰(zhàn)資本
國家商業(yè)部商業(yè)改革發(fā)展司與中國飯店協會發(fā)布的《2007中國經濟型飯店調查報告》提供的估測數據,我國經濟型酒店連鎖品牌已達100家,已開業(yè)店數超過1000家。資本成為整個行業(yè)迅速發(fā)展背后的推動力。
盡管此次大摩欲全資持有莫泰的意圖還不甚明朗,但業(yè)內人士普遍認為,新資本的注入將加速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的重新洗牌,競爭將更加激烈。
此前,就在如家登陸納斯達克半月之后的2006年11月,總部位于廣東的七天假日連鎖酒店以20%的股份獲得美國華平投資基金1000萬美元的投資。2006年12月,“錦江之星”所屬的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也在香港上市,募得資金逾20億港幣。
2007年7月,漢庭酒店連鎖也宣布獲得了鼎暉創(chuàng)投基金、成為基金、北極光創(chuàng)投、IDG-Accel成長基金和保銀資本五家投資機構共計8500萬美元的融資。
緊接著在2007年9月,七天假日連鎖酒店完成第二輪融資,獲得美林集團、德意志銀行和美國華平基金聯手以股權與債務相結合的方式的投資9500萬美元。
中國的經濟型連鎖酒店似乎在一瞬間成為了資本市場的新寵兒,而大規(guī)模資本的注入也必將使這個行業(yè)進入最冷酷的整合階段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