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14日中午12時3分,星浩手袋廠錄像里,穿著紫色T恤的彭水銀從廠區(qū)刷卡離開(紅圈所示)。這是她留在世上的最后身影。

為國際品牌代工的中國工廠里,大多數(shù)是年輕女工。像彭水銀這樣的第一代打工女,因年齡增加、精力下降,在工廠里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仄。
很少有人能想起,像GUCCI手提包這類昂貴商品,與中國女工之間有著怎樣的聯(lián)系。也很少有人想到,曾經(jīng)給這類名牌包的皮料鑲過多彩油邊的中國女工彭水銀,最終會因生活困窘自殺。
東莞女工彭水銀的工作,是日復一日地為GUCCI這樣的名牌包上光擦油。但她和大多數(shù)中國女工一樣,并不知道一個皮包的價格,可能早已超過她一年的工資。
2011年5月14日,彭水銀在東莞塘廈鎮(zhèn)的星浩手袋廠宿舍五樓跳下,身上只揣著四張1元人民幣、一部欠費的山寨手機、一把每月170元房租的小屋鑰匙。這家工廠的業(yè)務之一是為Coach、Gucci、Diesel等國際奢侈品牌代工。
無人目睹彭水銀的死亡,只有隔壁五金廠的工人杜興鵬,聽到“嘭”的一聲悶響。這是她留給世界最后的聲音。
也沒有人知道她在死前那一刻的音容。她在自殺當天留下的最后一個身影,定格在工廠的監(jiān)控錄像里,她身著斜紋紫色上衣,走出大門。時間顯示是2011年5月14日12時3分25秒。
5分鐘后,她自殺了。
被遺棄者
墜樓前的一段日子,彭水銀在星浩手袋廠里陷入了一種近乎失語的狀態(tài)。她不再使用那部二百多元的手機,只用公用電話與家人聯(lián)系,她告訴家人這是為了節(jié)省話費。她與工友的關系也跌入冰點,不在食堂吃飯,每日獨來獨往。這是因為她有嚴重的口臭,她自認為躲避人群,是減少被人鄙夷的最好方式。
44歲的年齡,也讓她在工業(yè)區(qū)那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中,顯得格格不入。
她留給工友的最后印象,也是一個孤獨的身影。女工劉軍舟回憶,5月14日早上8點,油邊組5個人包括彭水銀,被調往裁床組幫忙。分配好任務,彭水銀就獨自走到角落坐下來,低頭開始干活。
這天早晨的彭水銀,如往常一樣沒人搭理。由于無法忍受她嘴里散發(fā)的氣味,同組十多個人一年多前就不怎么和她說話。劉軍舟記得,那天上午,曾經(jīng)“像頭黃牛一樣干活”的彭水銀,在那天顯得有點心不在焉。干著活,她會忽然停下來,眼睛望向窗外,卻不知在看什么。
5月14中午12時零8分,穿著紫色T恤、灰色七分褲的彭水銀,被發(fā)現(xiàn)死于星浩手袋廠2B宿舍樓下。她仰面向上,倒在宿舍墻角、工廠圍墻、廢棄油罐組成的狹窄空間里,鮮血滑進半米外的下水道,隨著污水流向廠外。
警方初步判定她為自殺。
彭水銀的丈夫、女兒、四個兄弟姐妹陸續(xù)趕來。家人回憶,以前一周只給家里打一次電話的彭水銀,在5月7日-12日,曾反常地每晚都用公用電話和他們聯(lián)系。
三妹彭玉玲回憶,電話里二姐彭水銀很焦灼。她說“無法再與同事相處”,“她們取笑我,看不起我,懷疑我有乙肝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