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國內最貴自助餐金錢豹,在2017年尾最終還是“走”了,就差那么幾天就熬到2018年?上ВK究還沒抗住。
據12月27日消息,嘉年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已宣布以對價約2.8億港幣將旗下金錢豹出售給獨立第三方,出售完成后金錢豹將不再是嘉年華國際子公司。
2003年,在路邊賣牛肉面起家的“臺灣夜總會酒店教父”袁昶平投資億元人民幣,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高端自助餐廳金錢豹,打出“哈根達斯和海鮮任意取用”的口號,成為國內高端自助餐的鼻祖,被譽為自助餐中的“勞斯萊斯”。
在金錢豹豪華寬敞的餐廳里,食客可以取用來自全球的400多道美食,從鮑魚龍蝦、燕窩魚翅,到不限量供應的哈根達斯冰淇淋,在當時都屬于奢侈食材,人均消費只有200元左右,深受消費者歡迎,讓金錢豹一時名聲大噪,吃金錢豹曾是無數人的美好回憶。
2011年,袁昶平喊出“3年內在拓展40家店面,年營業(yè)收入挑戰(zhàn)30億元人民幣”的目標。由于成本壓力不斷增加,在金錢豹IPO失敗后,袁昶平以15億元的價格將金錢豹賣給歐洲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商安佰深。 2012年,在八項規(guī)定出臺后,金錢豹仍然走“開大店、多開店”的老路,堅持單店面積數千平方米,3000萬以上的豪華裝修。時任金錢豹CEO的繆欽制定了新目標:“2015年,實現(xiàn)銷售20億元和建成50家門店”。結果很多門店來不及收回成本就倒閉,這一年金錢豹虧了2.24億。 2013年,金錢豹卷入“假魚翅”事件,央視記者暗訪發(fā)現(xiàn)其所售魚翅實際為明膠制作,食用后可能對腎臟、肝臟尤其是生殖系統(tǒng)有毒性。媒體聯(lián)系金錢豹相關負責人,金錢豹方面拒絕回應,隨后,金錢豹宣布魚翅鮑魚等菜品停售。 2015年,金錢豹被安佰深轉手給香港上市公司嘉年華國際,從當初接手時的15億元大幅縮水至2.53億港幣(約合2.2億人民幣)。幾經轉手的金錢豹士氣大減,經營狀況依然沒有改善,甚至出現(xiàn)管理混亂的局面:食材不新鮮,服務態(tài)度不好,門店私吞現(xiàn)金流等,不僅影響了客戶口碑,自身也陷入重重危機。 隨著自助餐的形式的式微,食客越來越青睞專而精的特色餐飲。再加上金錢豹自身成本失控,經營理念落后,運營越來越艱難。2016年,金錢豹又虧了約7245萬元。2017年,金錢豹最后一家門店關閉。 倒閉的同時,金錢豹聲名狼藉,一系列官司和負面新聞纏身:供應商上門討債2000萬;拖欠員工工資;會員卡無法退款,官方電話打不通等。一切都宣告著,這家中式高端自助餐的鼻祖以一種不體面的方式走向了生命的終點。
餐飲行業(yè)競爭越來越激烈,2017年關閉了一大批,金錢豹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,未來只有緊跟時代、以顧客為中心的的餐企才能走下去,這個時代只適合懂得應變的強者。
金錢豹,請走好,相信未來會更好! |
|
原標題:金錢豹,走好! / 編輯:烙華 |
|